SLA 统计使用指南
# SLA 统计使用指南
——介绍 SLA 统计指标与计算逻辑
# SLA 统计的指导思路
SLA 的所有目标全部是由两个因素组成的,响应、超时。
响应:客服已经执行了SLA目标;
未响应:客服尚未执行SLA目标;
超时:客服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实现目标;
未超时:还没有超过目标规定的截止时间;
组成结构如下:
# SLA 统计指标定义
基于上,工单的SLA指标共有4种维度,达标(响应未超时),未达标(响应超时)、未响应未超时、未响应已超时。
指标 | 说明 |
---|---|
SLA 工单数 | 所有满足过 SLA 目标的工单数(去重),包含了正常工单、机器人处理的工单、删除的工单、垃圾工单 |
SLA 响应工单数 | 查询条件内,所有 SLA 目标均已响应的工单数(去重) |
SLA 未响应工单数 | 查询条件内,至少有一个 SLA 目标未响应的工单数(去重) |
SLA 超时工单数 | 查询条件内,至少有一个 SLA 目标超时的工单数(去重) |
SLA 未超时工单数 | 查询条件内,所以 SLA 目标均未超时的工单数(去重) |
SLA 达标(响应未超时)工单数 | 查询条件内,所有 SLA 目标均已响应且全部未超时的工单数(去重) |
SLA 未达标(响应超时)工单数 | 查询条件内,所有 SLA 目标均已响应且至少有一个目标超时的工单数(去重) |
SLA 未响应未超时工单数 | 查询条件内,至少有一个 SLA 目标未响应且全部目标未超时的工单数(去重) |
SLA 未响应超时工单数 | 查询条件内,至少有一个 SLA 目标未响应且至少有一个目标超时的工单数(去重) |
SLA 达标(响应未超时)率 | 查询条件内,SLA 达标(响应未超时)工单数/SLA 响应工单数 X 100% |
对于 SLA 未响应的工单,从产品设计的角度讲,无论超时还是未超时,都只是一种瞬时态,下一刻很可能会随着工单属性的变化由未超时变成超时;从业务流程的角度讲,当业务结束后来看处理时效时,如果还存在尚未响应的工单,那么在工单分配或者客服执行上一定是出了严重的问题。
所以,我们在计算达标率的时候,未响应的工单是不计算在内的。
# SLA 统计的结构
统计报表按照“总-分-总”的结构设计,旨在为了能让您更加直观清晰的看到 SLA 的情况,并更加容易从中找到发现问题。
通过概览数据和 SLA 达标趋势图您可以很容易的判断出当前的“达标率”是否是正常的。
如果发现问题,那么您可以通过来源、分类、技能组等不同维度,以及 SLA 的不同目标来查看 SLA 的达标情况,从而发现问题出现在哪。
需要注意的是,图表受限于位置和空间的影响,只会展示“已响应工单数的Top30”,如果您希望看全部的数据,可通过报表底部的明细数据查看。
点击明细数据的任意数字,可查看工单在查询条件内所有 SLA 目标,需要注意的是,此处您看到的工单分类、受理客服等字段为 SLA 目标更新那一刻的值,并非当前工单的最新的值。
上次更新: 2025/2/5 下午4:19:28